医疗鉴定

Clinical pathway
首页 - 医疗鉴定 - 鉴定标准
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发布日期:2018-12-06 浏览次数:3212
 标 准 号: GB5906-1986 UDC 616.24.073.75 替代标准号: $False$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起草单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支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中国煤矿工人泰安疗养院 

尘肺X线诊断标准适用于国家现行《职业病名单》中规定的各种尘肺。
1 诊断原则
尘肺X线检查是确定尘肺和分期的主要诊断方法。应根据详细可靠的职业史、技术质量合格的后前位胸片、参考必要的动态观察资料及该单位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方可做出X线诊断和分期。
尘肺的临床诊断除X线诊断和分期外,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临床化验以及必要的特殊检查,进行鉴别诊断、早期发现并发症、评定代偿功能等级。
2 诊断及分极标准
2.1 无尘肺(代号O)
a. O:无尘肺的X线表现。
b. O+:X线表现尚不够诊断为“Ⅰ”者。
2.2 一期尘肺(代号Ⅰ)
a. Ⅰ:有密集度1级的类圆形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在两个肺区内各有一处,每处直径不小于2cm;或有密集度1级的不规则形小阴影,其分布范围不少于两个肺区。Ⅰ
b. Ⅰ+:小阴影明显增多,但密度度与分布范围中有一项尚不够定为“Ⅱ”者。
2.3 二期尘肺(代号Ⅱ)
a. Ⅱ:有密集度2级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或有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
b. Ⅱ+:有密集度为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或有大阴影尚不够定为“Ⅲ”者。
2.4 三期尘肺(代号Ⅲ)
a. 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cm,宽径不小于1cm。
b. 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3 治疗原则
应采取药物治疗与思想工作相结合、与生活规律化o结合、与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相结合、与防痨工作相结合等综合措施,以期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症状,要积极地预防和治疗尘肺并发症,特别要加强尘肺结核的防治工作。
4 劳动能力
要根据患者的诊断分期结合代偿功能状况确定。
5 健康检查的要求
粉尘作业工人应做就业健康检查和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尘肺患者并观察病情变化。检查期间由地方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情况决定。原则是接触情况重的每一至二年检查一次,接触情况轻的每一至三年检查一次,有的情况可隔三年至五年检查一次。
6 职业禁忌病
a. 活动性结核病;
b. 慢性肺疾病、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支气管疾病;
c. 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
d. 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附录A
尘肺X线诊断标准注解
(补充件)
A1 肺区划分方法
将肺尖至隔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用等分点的水平线将每侧肺野各分为上、中、下三区。
A2 小阴影
小阴影指直径或宽度不超过1cm的阴影。
A2.1 类圆形小阴影
形态呈圆形或近乎圆形,其边缘整齐或不整齐。可按直径大小约略地分为三类:
a. p直径约1.5mm以下。
b. q直径约1.5—3mm。
c. r直径约3—10mm。
A2.2 不规则形小阴影
指一群粗细、长短、形态不一的致密阴影,它们可以互不相连,也可以杂乱无章地交织在一起,表现为网状,有时呈蜂窝状。可按其宽度约略地分 三类:
a. s宽度约1.5mm以下。
b. t宽度约1.5—3mm。
c. u宽度约3—10mm。
A3 小阴影密集度
指一定范围内小阴影数量。密集度分为三级,其分级标准见标准片。
A3.1 类圆形小阴影密集度
a. 1级:一定量的、肯定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清晰可见。(如为P、即直径2cm范围内约有10个上下。)
b. 2级: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
c. 3级;很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部分或全部消失。
A3.2 不规则形小阴影密集度
a. 1级:相当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
b. 2级:多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里通常部分消失。
c. 3级:很多量的不规则小阴影。肺纹里通常全部消失。
A4 密集度与范围判定方法
要对各个肺区内出现的全部小阴影的密集状况进行综合判定。
a. 判定肺区要求小阴影占该区面积的二分之二。
b. 分布范围即出现有小阴影的肺区数。
c. 以大多数肺区内密集度为主要判定依据。
d. 以分布范围不少于两个肺区的较高级别密集度为主要判定依据。
A5 大阴影
大阴影指最长径1cm以上的阴影。
A6 不够定为“Ⅲ”的大阴影
a. 小阴影聚集,尚未形成均匀致密的块状影。
b. 大阴影尚未达到2cm×1cm。
c. 出现“斑片条”或“发白区”。
A7 胸膜改变
尘肺可有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粘连及<化等改变。如改变明显,可记录在附加代号栏内。
胸膜斑系指厚度大于3mm。局限性胸膜增厚。
在以下不规则形阴影为主要肺部表现的石棉肺,当肺部改变为○+时,如有两侧胸壁局限性胸膜斑,可定为“Ⅰ”。如肺部改变为Ⅰ+,而胸膜斑已涉及部分心缘和膈面,使之变得模糊,可定为“Ⅱ”。肺部改变已定为Ⅱ+,虽无“Ⅲ”所要求的大阴影出现,而胸膜斑范围广泛,累及心缘,使其相当部分显示蓬乱,可定为“Ⅲ”。
A8 关于各期(+)
为了有利于病情的动态观察,在各期内分别增加○+、Ⅰ+、Ⅱ+、Ⅲ+,并非独立分期。
A9 尘肺的合并症
a. 肺结核:系指活动性肺结核如渗出、增殖、干酪、空洞形成、支气管或血行播散等。病变纤维化、硬结、钙化者,不作合并结核论。
b. 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按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规定的诊断标准诊断分级。
c. 呼吸系统炎症:系指支气管扩张、各种急、慢性肺部炎症。
d. 肿瘤:系指与接触石棉粉尘有关的肺癌、胸膜间皮瘤。
A10 附加代号
a. bu肺大泡
b. ca肺癌或胸膜间皮瘤
c. cq肺心病
d. cv空洞
e. ef胸腔忠
f. em肺气肿
g. es淋巴结蛋壳样钙化
h. pc胸膜钙化
i. pt胸膜增厚
j. px气胸
k. rp类风湿性尘肺
l. tb活动性肺结核
附录B
胸片质量标准与质量评定
B1 胸片质量标准
a. 必须包括两址渭夂屠吒艚牵胸锁关节对称,肩胛骨阴影不与肺野重叠。
b. 直接曝光区呈深黑色,透过该区不应看到指影。
c. 能分清第1—4胸椎,以下胸椎与心影后肺纹理隐约可见。
d. 肺纹理清晰锐利。
e. 胸廓、骨骼与周围软组织阴影层次能分清。
B2 胸片质量评定
a. 优 完全符合质量胸片标准要求。
b. 良 不完全符合质量胸片标准要求,但不影响尘肺诊断。
c. 差 有技术缺限,但尚可用于尘肺诊断。
d. 废 不能用于尘肺诊断。
附录C
胸片读片记录表格
(补充件
C1 记录表前半部之一(集体登记)

 

  C2 记录表前半部之二(个人记录)


C3 记录表后半部


附录D
X线检查的技术要求
(补充件)
D1 投照器械设备
D1.1 X线机容量
应在200毫安以上,全波整流。
D1.2 X线球管
a. 旋转阳极。
b. 焦点1~2mm2。
c. 功率20~40kw。
D1.3 增感屏
a. 中速钨酸钙。
b. 分辨力不低于7线对/mm。
D1.4 X线胶片
a. 中速Ⅰ~Ⅱ型。
b. 反差>2.5。
c. 灰雾度<0.2。
d. 兰底。
e. 规格:12″×15″;14″×14″。
D1.5 电源电压
a. 要足够和稳定。
b. 应有专用变压器。
c. 电压降不超过5%。
D2 摄片技术
D2.1 调整投照条件
摄片时应参考过去的胸片,以决定或调整投照条件。
D2.2 摄片体位
a. 以后前位为准。必要时加摄斜位。
b. 摆位要求:应端正准确,务使受检查者前胸紧贴暗盒,肩胛骨推向外不与肺野重叠,防止耸肩。
c. 摄片前必须对受检者进行数次训练,并是到充分合作,曝光前受检者应先吸足气,待确知患者屏气后,再行曝光。
d. 调整球管位置,使夹南咄ü第五胸椎、与暗盒垂直。
D2.3 靶一片距离1.8m。
D2.4 曝光时间
a. 高能量X线机:不超过0.06秒。
b. 低能量X线机:受检查能密切配合时,曝光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以不超过0.1秒为宜。
D2.5 仟伏值
a. 选值公式:kV=胸迹cm)×2+经验常数
b. 胸厚测量:在平静呼吸时测量。
c. 仟伏道选择以能显示第四胸椎及同部位的气管阴影为准。
d. 高仟伏:在球管负荷内,试用较高仟伏值即80~95kV,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高仟伏值。
D2.6 曝光量
a. 按毫安秒值际尽
b. 根据胶片反差调整曝光量。胶片反差大的,提高仟伏值,降低毫安秒;反复小时则要适当提高毫安秒,但曝光时间以不超过0.1秒为宜。
D3 暗室技术
a. 显影液用胶片厂指定配方。药液温度应控制在18~20℃(有条件的地方可试用高温显影法)。显影时间根据药液新旧决定。
b. 定影要充分,所需时间应为胶片定透时间的二倍。
c. 冲洗要彻底,以流动水冲洗半小时。气温高时,冲洗不宜过久。
d. 胶片不宜在暗室红灯下暴露过久,以免产生翳雾。
e. 增感屏应定期清潮,有霉斑。老化者,应及时更换渥⒁夂诤薪裘艹潭取
D4 其它
a. 体层摄影:可在必要时使用。
b. 间接摄影,已具有100mm间接摄影设备的单位可用间接摄影作为定期健康检查过筛之用。
附录E
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
(补充件)
E1 标准片与标准条文的关纱
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一套32张,是尘肺X线诊断标准的组成部分,在尘肺诊断过程中,尤其是在判定小阴影形态和密集度时,必须将受检者的X线胸片与其对照。
E2 标准片版权
标准片版权归国家所有。
E3 适用范围
标准片高度概括了尘肺X线影象的各种表>,经实践检验,适用于国家现行《职业病名单中规定的各种尘肺》。
E4 标准片的诊断基准
标准片按诊断起点编制,各种形态的Ⅰ期标准片,表达的是“有把握的起点”的影象。
E5 标准片密集度与分布范围
小阴影密集度与分布范围有密切联系>不能分割孤立考虑,更不可按排列组合的关系理解。
E6 标准片的发行
标准片复制品经国家职业病诊断组尘肺病小组审查、编号、加盖印章后发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职业病诊断标准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预>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中国煤矿工人泰安疗养院负责起草,参加单位有中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华西医科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鞍钢劳动卫生研究所、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本标准实施>日起,1963年7月15日由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共同签发的《矽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办法》中有关矽肺、石棉肺的诊断标准及分级的规定均停止执行。
本标准(包括标准片)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际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